历史发展 东南大学机电综合工程训练中心前称东南大学工业发展与培训中心,是1990-1992年间,以原东南大学实习工厂为基础,由时任校长、后任教育部副部长的韦钰院士倡导并亲自负责、教育部和科技部拨款筹建的。1993年正式挂牌,由当时的东南大学校长陈笃信教授任第一任主任,是全国高校中第一个以建立大工程背景知识为目标,集教学、科研、产品开发和人才培养为一体的现代工程训练中心。本世纪初,为了进一步适应新世纪国家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创新人才,工业发展与培训中心更新教学观念,扩大工程训练内涵,重组师资队伍,实施管理体制改革和大幅度提高硬件水平,经过几年的建设,面貌发生了质的变化,于2005年更名为机电综合工程训练中心。2006年被评为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 1916年 设于现今东南大学校园内的南京高等师范学校设立专施机械工程教育的“工艺专修科”,同时建立了含锻工场、木工场、金工场和铸工场的“工艺实习场”,标志着视实践训练为人才培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这种教育理念在九十年以前已经由东南大学的办学先贤们确立起来,并且身体力行,开创了我国早期的工程实践教育。 ♦ 1921年 国立东南大学成立,茅以升任工科主任,著名的政治活动家、教育家杨杏佛任实习工场主任。 设于现今东南大学校园内的南京高等示范学校设立专施机械工程教育的“工艺专修科”,同时建立了含锻工场、木工场、金工场和铸工场的“工艺实习场”,标志着视实践训练为人才培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这种教育理念在九十年以前已经由东南大学的办学先贤们确立起来,并且身体力行,开创了我国早期的工程实践教育。 ♦ 1927 ~ 1949年 东南大学经国立第四中山大学变更为国立中央大学,期间历经八年抗战之苦,西迁重庆之累,但实习工厂(原实习工场)一直得以保留并不断发展。 ♦ 1949年 ~ 今 新中国成立以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高等教育事业获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九十年前几近原始的“工艺实习场”亦发展成为现今现代化的“机电综合工程训练中心”,虽说是经历了沧桑巨变,但重视实践教学在人才培养中的突出作用的教育理念一脉相承,源远流长,生生不息。 原工业发展与培训中心成立以后,全力推行以机、电、控制、管理等多学科综合的工程实践教学思想为指导的工程实践教学活动,并在教学体系、课程建设、教材建设、基地建设、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取得了突出的成绩,于2001年获得名为“建设一流的工程基础训练基地”的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这是全国高校在工程实践教学基地建设方面所取得的第一个国家级教学成果奖。 刘少奇主席1958年视察我校实习工厂 丁衡高校友2006年参观机电综合工程训练中心 近年进展 经过随后的进一步建设,原工业发展与培训中心又取得了巨大的进展: • 在功能定位方面 进一步实现了教学、科研、社会服务的相互交融与促进,面向全校学生开展工程训练教育,重点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同时承担国家和地方的重大科技或技术开发项目。 • 在组织结构方面 将工业发展与培训中心、原校级机械工程实验教学中心和相关院系(主要包括能源与环境、自控、电气、仪科等)的机电类实验室合成一体,建立了由相关学科专家组织的学术委员会监督指导、中心主任全面负责的管理体系,统筹规划中心的建设,实现资源共享和教学内容、人员、设备的优化组合,形成满足现代工程多学科优化集成、和谐统一特性的实验室组织、管理、运行机制,保证了中心的可持续发展; • 在教学体系方面 以面向全校学生的工程基础训练,面向机电类、近机类、土建类学生的学科基础训练和面向机电类、近机类学生的工程实现训练为三个层次,在强化基础技能训练的基础上,以设计、制造、控制和生产保障为四条主线,形成了服务全校9个学科门类、60个专业学生的网络结构教学体系; • 在师资队伍方面 依托机械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控制科学与工程、仪器科学与技术、电气工程等一级学科博士点,着力建设了一支由高水平教授领衔,理论课教师、实验教师、实验技术人员、研究生助教四位一体、多元协同的师资队伍,特别地,通过实行中心的全部实验室均由教授担当主任之举措,实质性地将资深教授引入中心的关键岗位,让他们在实验室规划与建设中发挥引领和主导作用,以课程教学、科研、学科建设等成果带动了实践教学内容、手段、装备、资源的建设和持续发展; • 在硬件建设方面 通过优化整合校内机电类实验教学资源、加大实验教学投入,大幅度地提高了现代化、集成化、网络化水平,固定资产由工业发展与培训中心成立时的 900 万元,提高到了目前的 4900 万元。同时,东南大学电光源工程中心、先进材料研究中心、火电机组振动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显示技术研究中心、混凝土及预应力结构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射频与光电集成电路研究所、国家专用集成电路系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作为实验教学的校内基地,南京金城集团、中国金蝶公司、美国罗克韦尔自动化( Rockwell Automation )公司、美国福特汽车公司、美国 Superior Controls 公司、爱因斯特(IAESTE)协会(含80多个国家的 4000 多家企业、1300 多家高等学府)等作为实践教学的校外、海外基地,可提供各类大型、尖端的仪器设备及先进的生产线等装备,进一步拓展了硬件资源的内涵。 • 在人才培养功能拓展方面 中心作为“江苏省工科院校先进制造技术实习教学和创新制作比赛”组委会秘书处所在地、“江苏省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组委会秘书处所在地、美国罗克韦尔自动化(Rockwell Automation)“与中国大学共勉”项目首批与其建立合作同盟关系的五所大学之一,长期以来在人才培养功能拓展方面进行了卓有成效的工作:成功组织了多次江苏省工科院校先进制造技术实习教学和创新制作比赛、江苏省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罗克韦尔自动化-东南大学华东地区科技夏令营等活动,为江苏省乃至华东地区大学生科技创新平台的建设做出了积极贡献。 • 在管理模式方面 在此基础上,原工业发展与培训中心形成了以大工程系统为背景的多层次、全方位、综合式、开放型的高级工程人才实验教学新系统,于2005年改组、更名为机电综合工程训练中心,并成为江苏省高等学校基础课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点,走上了21世纪新的发展历程。 现在的机电综合工程训练中心,每年面对全校60个专业不同层次的不同需求,通过多层次、模块化、菜单式、开放型的服务,完成着学生基本工程素质培养,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强化的使命。在多年实践基础上形成的实验教学理念、建立的实验教学体系、提出的整体建设方案特色鲜明,人才培养效果显著,示范引领作用突出,在全国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通过网络化、信息化管理,实现了中心面向学生的全日制开放,为学生的实验、实践和课外研学提供了最大化的方便。
|